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
  • 往期文章
  • 首页
    关于我
    往期文章
    Lucas 的自留地~
    Lucas 的自留地~
   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
  • 往期文章
  • 首页
    关于我
    往期文章
    思考(29)
    文字(28)
    推荐(2)
    工具(1)
    知行合一(9)思考总结(26)心情随笔(25)
    © 2021-2025 Lucas.

    Powered by NotionNext 4.7.5

    Catalog
    一、错配的野心二、目标的隐喻三、约束之道四、目标适合游戏,约束适合人生五、从目标的幻觉中醒来六、约束,与真实对话的语言七、约束,才是可以扩展的秩序八、约束寻求者的职业伦理九、闭环尾声:用约束雕刻轮廓
    约束之刃,雕刻秩序
    😄约束之刃,雕刻秩序
    心情随笔|2025-6-11|Last edited: 2025-6-12
    文字
    type
    status
    date
    slug
    summary
    tags
    category
    icon
    password
    Created time
    Jun 11, 2025 12:28 PM
    notion image
    本文一共 1800 字,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
    原文作者:Joan Westenberg
    Smart People Don't Chase Goals; They Create Limits
    最近重复看了几次这篇文章,深有感触,以个人的理解尝试整理为中文,以此分享。
    启发概要:
    有些人登上山巅,只为在风中明白:自己从未决定过这场攀登的意义。
    有些人原地不动,却在规则之内,悄然生成了一整个自己掌控的宇宙。

    一、错配的野心

    那是一张夜色铺展的餐桌。
    朋友正说起他的升职:新的头衔,翻倍的奖金,临窗的办公室。
    但他的语气,就像在复述一个早已背熟、但灵魂缺失的剧本。
    他的眼神,不是胜利者的光芒,而是故事讲到一半后,却忘了接下来的沉默。
    那一晚,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格外寂静。脑子里反复响着一个念头:
    过去一年,我是不是也在朝一个自己根本不记得为何出发的方向,全速奔跑着?
    目标没错,错的是 —— 它从来不是我自己选的。
    目标是世界轻声递来的默认选项,是这个文明里被标准化的胜利之道:
    绩效表、KPI、里程碑、人生的 TODO List。
    这个世界太热衷于测量 「前进」,却少有人真正问:
    我们是否正在迷失?

    二、目标的隐喻

    目标,在表面上,是一种方向。
    但它的本质,是一次对未来的投机:
    一个时间点 T 对未知世界的预测。
    问题在于 ——
    预测的世界越复杂、越不稳定、越模糊,那份目标就越脆弱、越易碎、越误导。
    而我们越聪明,就越容易用漂亮的逻辑,为虚假的清晰感画上黄金边框。
    你以为你在掌控,其实你只是在顺从:
    顺从既有路径、顺从社会想象、顺从心理补偿机制。
    目标让我们看起来很努力,却允许我们不必深入地思考。
    我们不会问:「这是不是我真正想做的?」
    我们只会问:「这是不是一个可以赢的游戏?」

    三、约束之道

    真正的创造者,不在目标上着力,而在边界上自觉。
    他们不会写下 「我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」,
    他们会说:「我只在不戴面具的团队里工作」。
    他们不会许愿 「我要做一个年入百万的自由职业者」,
    他们会设下约束:「我不为违背我价值观的项目出卖时间」。
    真正的方向感,不来自目标,而来自拒绝。
    因为拒绝,是最清晰的选择。
    约束,不是对自由的压缩,而是对意义的雕刻。
    目标告诉你该去哪里,
    约束告诉你不该为了去那里,失去什么。

    四、目标适合游戏,约束适合人生

    游戏世界的设计从来清晰:
    • 有任务
    • 有奖励
    • 有胜利条件
    而现实世界却不同:
    • 它混沌、复杂、多维、非线性。
    • 它不是马拉松,而是迷宫。
    • 它不是攀登高峰,而是在黑暗中摸索出一块属于你的地基。
    目标要求你计划;
    约束允许你反应。
    目标以 「达成」 为终点;
    约束以 「对齐」 为过程。
    目标可以伪造,约束无法假装。
    目标常常是向外陈述的,具有很强的社会性。而约束却根植于你最深的价值体系,它不是用来激励你的,而是用来过滤诱惑、抵御虚伪、约束自我的。伪造目标容易,长期遵守约束很难。也可以说,目标可以是一面展示用的旗帜,而约束,是你藏在骨子里的罗盘。

    五、从目标的幻觉中醒来

    设定目标的感觉像行动,它让你觉得 「我正在掌控我的人生」。
    但很多时候,我们只是:
    • 在 Notion 里设计 「理想的一年」;
    • 在 Excel 里模拟 「理想的收入图谱」;
    • 在朋友圈里展示 「理想的自我画像」。
    我们从不怀疑这些目标的起点是否真实。
    只热衷于用系统、工具、方法去追逐它们的终点。
    而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把自己逐渐还原为一套机制,而非一个有趣灵魂的存在。
    你以为你在逼近人生的核心,
    其实你只是在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。

    六、约束,与真实对话的语言

    NASA 登月不是因为有个 「去月球」 的目标,而是因为他们必须在:
    • 真空、重力、延迟、预算、算力
    这些残酷的约束里,完成一个不可能的创举。
    他们没有选择完美路径,而是在千疮百孔的限制里,慢慢排除错误路径。
    就像:
    • 费曼不是追着诺奖走,而是在物理游戏中设限、自娱;
    • 莎士比亚不是解放语言,而是在十四行诗的框架里找到了永恒;
    • 爵士不是自由泛滥的音乐,而是在调性与节奏的牢笼中,奏出灵魂的咆哮。
    约束,不是牢笼,而是刀锋上的路径。
    之所以说是刀锋上的路径:
    • 因为这是极难走的路,它不宽阔,不舒适,不讨好。
    • 因为这条路排除了所有走捷径的可能性,你必须一寸寸地靠真实的选择与意志力前行。
    • 因为它对自我欺骗是零容忍的,稍有偏差便可能偏离信仰、沦为迎合。
    它让你更艰难,也让你更真实。

    七、约束,才是可以扩展的秩序

    目标是一次性逻辑,而约束是可复用的认知系统。
    目标终有一天会被完成、被放弃或被替换;
    但约束,会像河床一样,长久塑造你流动的方式。
    一位创始人说:「我只做那些可以在 60 秒内向青少年解释的产品。」
    这不是定位,是哲学。
    不是策略,是边界。
    一个团队说:「我们在找到 PMF 前绝不扩张。」
    这不是限制速度,而是在保护方向。
    目标适合短跑,约束适合远征。

    八、约束寻求者的职业伦理

    「我想成为畅销作家。」 这是目标。
    「我每天写,但永远不写令我厌烦的句子。」 这是约束。
    前者要靠努力拼凑市场的喜好,后者只需持续面对自己的诚实。
    作家、设计师、创业者、思想者,
    真正构建出系统与影响力的人,
    靠的从来不是 「更精准的目标」,
    而是更少对自己的背叛。

    九、闭环

    John Boyd 说过那句刺耳又诚实的问题:
    Do you want to be someone, or do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?
    你是想被看到,还是想真实留下点什么?
    目标来自前者,约束扎根于后者。
    目标是图像,约束是身份。
    前者闪光,后者沉默。
    但只有后者,能撑起一个人的一生不偏航。

    尾声:用约束雕刻轮廓

    不要让目标把你变成流水线上的产物。
    让约束成为你灵魂的几何学。
    不是限制你的边界,而是赋予你每一步前进,真实的意义和重量。
    不再问:「我如何达成目标?」
    而要问:「我愿意用什么,交换什么?」
    这不是逃避进步,而是进步的另一种维度:
    你终于从时间的奔流中,找回了方向感的清醒。
    以上,是本次要分享的全部
    顺颂时祺
    2025 年 6 月 12 日
    Lucas
    团队反思:正在做而不应该做+没有做而应该做的事印尼市场研究
    Loading...